卷王之王(徐正卿周进)推荐完结小说_最新小说推荐卷王之王徐正卿周进

《卷王之王》这本书大家都在找,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,小说的主人公是徐正卿周进,讲述了​嘉靖二十六年,明朝廷内阁的元辅还是由夏言担任,严嵩、徐阶、李春芳、高拱、张居正、胡宗宪、陈洪、孟冲、冯保等一众文官阉臣都将粉墨登场,一场又一场的政斗、宫斗正在酝酿。一个来自数百年后的灵魂,毫无征兆寄宿到了山东青州府的一名儒生,面对最卷的一年科考,他该如何走自己的仕途之路?又该如何挥动手中的鞭子,狠狠的鞭打这病入膏肓的大明?......

点击阅读全文

《卷王之王》是网络作者“徐正卿”创作的小说推荐,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徐正卿周进,详情概述:不知过了多久,窗前的人对着最后一张,被她撕下来的纸张,终于摘抄完成。沐青筱将毛笔在笔架上放好,用力的伸了一个懒腰。她本意是想,见识一下新科进士的风采,这次才会跟着父亲来到京城,这些诗文显是意外的收获。这种意外的收获,并不是说沐青筱就真的鉴赏得多么到位...

卷王之王

卷王之王 免费试读


夜渐渐深了。

外面的跨马游街仪式已经停下,街市也随着夜禁的锣鼓声响起,进入尾声。

整座城池的灯火,也渐渐随之暗淡下去。

幽静的别院中,摇曳的油灯火苗,在窗户上,映出了一个奋笔疾书的剪影。

不知过了多久,窗前的人对着最后一张,被她撕下来的纸张,终于摘抄完成。

沐青筱将毛笔在笔架上放好,用力的伸了一个懒腰。

她本意是想,见识一下新科进士的风采,这次才会跟着父亲来到京城,这些诗文显是意外的收获。

这种意外的收获,并不是说沐青筱就真的鉴赏得多么到位。

在这方面,她自然是比不上翰林院中那些大学士的,就仅仅是被字里行间的情爱表达吸引,仿佛每一首诗词,都藏着一个悲切的故事。

单手托着下巴,又将抄录在册子上的诗词重新检查一遍。

确认没有错别字,这才不舍的合上,放在书桌的一沓本子的最上头。

这时候,外面又传来了一阵敲门声:

“小姐,孙老爷子回来了。”

“快进来。”

沐青筱转身过来,又问道:“孙老伯可是把他送回住处了?”

“送是送回去了,但他并非住在会馆中,而是租了一个小院子。”

“小院子么。”

沐青筱点了点头,沉吟半晌,又道:“秋儿,你说我若明天又去找他,会不会去得太勤了?”

秋儿愣了下,有些讶异道:“小姐,明日又要去找徐公子吗?”

自家小姐往时在苏州,虽也喜好诗词,但对于才子大多是敬慕在心的,作为贴身婢女,倒是第一次见她这样,有点奇怪。

沐青筱见她眼神怪异,伸手指她的脑袋,解释道:“我说的是,去找他讨论诗词,你这小脑袋想的都是什么?”

“秋儿想的也是讨论是诗词啊,但是徐公子毕竟腿脚不便,应该需要安静修养吧?”

“说的好像也有道理......”

“小姐你对徐公子怎么跟对别的书生不太一样?”

“哪里有,我不过是看他为救我受了伤,多了些关怀罢了。”

大抵自己也觉得行为跟往常有异,沐青筱顿时感觉身子有些发烫。

“行了,时辰也不早了,你快些下去歇息吧,我要睡觉了。”

说罢,将秋儿推出了房间,回头吹灭油灯,躺到了床上,抱着金线纹花被子,看着床顶发呆。

其实她暂时也没有别的情愫,只是一开始觉得徐正卿可怜、倒霉,后来经过交谈,又觉得这人有趣,偏偏这样的人还颇为有才,跟自己以往认得的那些书生都不一样。

嗯,就是这样的......

翌日清晨。

徐正卿在外面街市热闹起来后的喧闹声中醒来,起床出到门外随便买了几个菜肉包子,对付了一下,便回到房间中收拾行李。

这时候,王建匆匆忙忙的前来拜访,并第一时间表示了歉意。

见他一脸茫然。

王建赶紧交代了昨晚在恩荣宴上发生的事情,和回到家中,被沐剑春叫过去问话,还让他邀徐正卿过去相聚的计划。

徐正卿才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歉意,但他并没有责备,只是一脸严肃的说道:

“既然事情都已经发生,那也没有关系吧,但是我希望以后再不要出现这种事情。”

王健赶紧道:“我保证以后肯定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……”

他能够感觉到徐正卿这个时候的情绪,经过这么些天的相处下来,他对徐正卿的认知又有进一步的加深。

徐正卿这人看起来确实是比较随和,没什么架子,与人相处时,大多时候也能交心,但他每做一件事情,甚至很多时候,细到一句话,都是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,而作为一个真正的朋友,不应该胡乱搅和。

“那你……”王健还想要问他后面的计划。

“苏州会馆那边我便暂时不去了,你回去交代,倒也方便,就说我腿脚不利索就行。”徐正卿笑了笑,“正好我们山东会馆那边准备这两日回乡,我也该跟着会馆的队伍返乡了。”

暂避锋芒,是个不错的办法。

王建反应过来,点了点头。

两人之间沉默了一会儿,徐正卿又让王建帮着去东间的坊市,把周进找回来,自己则折返回到房屋中,再取出笔墨,写了一封信......

昨天恩荣宴上发生的事情,在宴会上,虽然被夏言压下,宴会结束以后,这些事情依然会被众人提起。

关于其中牵涉到的派系争夺,传到文武百官的耳中,又会是另外一番的味道。

至于那些有意打压徐正卿,想要借此得到夏阁老青眼的人,自然不会因为听到一句批评,就消除对徐正卿的偏见,反而有可能会变本加厉。

也就是因为置身这样一个漩涡之中,徐正卿的名声在众家的讨论声中,渐渐大了起来,甚至还压过了年少成名的张居正和成为状元郎的李春芳......

毕竟,奸臣遗臭万年,往往比贤臣流芳千古要容易得多的。

但这些都是文人士官之间的事情,京城之中,一切皆是平日的该有的样子,各人忙活各人的工作。

街道上,贩夫走卒、青衫小轿、来往车马形形色色,多是为生活忙碌的身影,当然,这种忙碌对于更多人们说来,已成了一种习惯。

徐正卿在与房东结算了租金后,便回到了山东学子聚居的会馆,翌日,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返乡的工作。

殿试过后的各位考生的捷报,早在传胪后的第二天,就已经从传回到了地方的官府,官府人员,按照朝廷的规定,和地方的习俗,在进士回乡时往往要举行盛大的迎接形式。

这也是一种吸引天下百姓向往文道,立志为祖上争光,向往“学成功与名,货与帝王家”,期待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方式。

思想上的紧固和引导,历来是统治者治下最有效的手段,而儒家学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算得上帮凶。

明朝之后,大运河的码头已经改建到了京城东便门外,赴京赶考的书生,路途遥远的,大多会选择走水路。

毕竟马车这东西是种消耗品,而且行走起来,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快。

漕运于两京之间大艘的船只,下边船舱装货,上边载人,有了基本货量的利润,往往对于赴京赶考的学子是提供免费搭载服务的。

这天,夜间响了几声响雷,下了一场大雨,清晨,天空明朗了一阵,待到他们离开会馆后,又铺陈开来。

徐、张、王三人,在东便门外的码头上,相互作揖拜别,徐、张两人登船后,向王建挥了挥手,船上已经放下风帆,慢慢启航,往南而去。

王建目送货船消失在视野中,心中有些离别的惆怅,心里空唠唠的,站了良久,这才整理了一下仪态,迈步往回走去。

点击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