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色中文网:值得大家信赖的小说阅读站

全站导航 最近更新 标签云 搜索 网站地图

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, 全本小说免费看

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, 全本小说免费看

其他小说
2021年11月21日 22:59:34
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
情话烫舌

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, 全本小说免费看

小说: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 小说:其他小说 作者: 简介:简介:这本《生存道》是《星云大师谈幸福》和《星云大师谈智慧》的合集
涉及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,如何智慧的生活,如何最有效的获取幸福,娓娓道出最返璞归真的生活大智慧,读来令人受益匪浅
角色:, 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

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免费试读免费阅读

默认卷(ZC) 出版说明


任何一个时代的读者都有自己追捧的作家,星云大师不是一位专业的作家,但是他却以出色的智慧和不凡的才华,征服了万千的读者,成为他们人生的良师益友。

星云大师生于1927年,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。12岁于南京栖霞寺出家,1967年创建佛光山,弘扬“人间佛教”,树立“以文化弘扬佛法,以教育培养人才,以慈善福利社会,以共修净化人心”的宗旨。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,并创办美术馆、图书馆、出版社、书局、学校、育幼院、医院、佛光精舍、慈悲基金会等各种机构,致力推动佛教教育、文化、慈善、弘法事业发展。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,全球信众达百万人之多。

此次出版的《观自在》、《尘缘悟》、《一念间》、《生存道》、《智慧心》、《大其心》这六本书,从哲学的角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内心的大门,书中的每个故事都透着深深的智慧和禅意,让读者得到一种人生的补养。

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,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和心灵。

2011年6月22日 点击进入整本阅读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

默认卷(ZC) 星云大师略传


江苏江都人,1927年生,十二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。1947年焦山佛学院毕业;1949年赴台,担任《人生杂志》主编、“台湾佛教讲习会”教务主任;1953年任宜兰念佛会导师;1957年于台北创办佛教文化服务处;1962年建设寿山寺,创办寿山佛学院;1967年开创佛光山,以弘扬“人间佛教”为宗风,树立“以文化弘扬佛法,以教育培养人才,以慈善福利社会,以共修净化人心”之宗旨,致力推动佛教教育、文化、慈善、弘法事业,并融古汇今,手拟规章制度,印行“佛光山徒众手册”,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里程碑。

在出家一甲子以上的岁月里,陆续于世界各地创建二百余所道场,如西来、南天、南华等寺,分别为北美、澳洲、非洲第一大佛寺。并创办二十一所美术馆、二十六所图书馆、四所出版社、十二所书局、五十余所中华学校、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,暨智光商工、普门高中、均头中小学等。此外,先后在美国洛杉矶、中国台湾、澳洲悉尼等创办西来、佛光、南华及南天(筹办中)等四所大学。2006年西来大学正式成为美国大学西区联盟(WASC)会员,为美国首座由华人创办并获得该项荣誉之大学。

1970年起,相继成立育幼院、佛光精舍、慈悲基金会,设立云水医院、佛光诊所,协助高雄县政府开办老人公寓,并与福慧基金会于大陆设立佛光中、小学和佛光医院数十所,育幼养老,扶弱济贫。

1976年《佛光学报》创刊,翌年成立“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”,编纂《佛光大藏经》、《佛光大辞典》。1997年出版《中国佛教白话经典宝藏》、佛光大辞典光盘版,设立“佛光卫视”(现更名为“人间卫视”),并于台中协办广播电台。2000年创办台湾地区第一份佛教日报《人间福报》,2001年将发行二十余年的《普门》杂志转型为《普门学报》论文双月刊;同时成立“法藏文库”,收录海峡两岸有关佛学的硕、博士论文及世界各地汉文论文,辑成《中国佛教学术论典》、《中国佛教文化论丛》各一百册等。

大师著作等身,撰有《释迦牟尼佛传》、《星云大师讲演集》、《佛教丛书》、《佛光教科书》、《往事百语》、《佛光祈愿文》、《迷悟之间》、《当代人心思潮》、《人间佛教系列》、《人间佛教语录》等,总计近两千万言,并被翻译成英、日、西、葡等十余种文字,流通世界各地。

大师教化宏广,计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,全球信众则达百万之多;一生弘扬人间佛教,倡导“地球人”思想,对“欢喜与融和,同体与共生,尊重与包容,平等与和平,自然与生命,圆满与自在,公是与公非,发心与发展,自觉与行佛”等理念多所发扬。1991年成立“国际佛光会”,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;于五大洲成立一百七十余个国家地区协会,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,实践“佛光普照三千界,法水长流五大洲”的理想。创会以来,先后在世界各大名都,如洛杉矶、多伦多、巴黎、悉尼等地召开世界会员大会,每次与会代表都在五千人以上;2003年通过联合国审查肯定,正式加入“联合国非政府组织”(NGO)。

为促进世界和平,大师曾与南传佛教、藏传佛教等各领袖交换意见,世界上亦德风远播,举其荦荦大者如:1995年获全印度佛教大会颁发的佛宝奖;2000年在第二十一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上,泰国总理乃川先生颁赠“佛教最佳贡献奖”,表彰大师对世界佛教的成就;2006年获香港凤凰卫视颁赠“安定身心奖”,以及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颁“终身成就奖”,美国共和党亚裔总部代表布什总统颁赠“杰出成就奖”。

1978年起,先后荣膺美国东方大学、智利圣多玛斯大学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、韩国东国大学、泰国玛古德大学、中国台湾辅仁大学、澳洲葛雷菲斯(Griffith)大学等校之荣誉博士学位。

1988年,被誉为北美第一大佛寺的西来寺落成之际,除了传授“万佛三坛大戒”,为西方国家第一次传授三坛大戒外,同时主办“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十六届大会”,开启海峡两岸佛教界代表同时参加会议之先例,为两岸佛教界首开平等交流之创举。

1998年2月远至印度菩提伽耶传授国际三坛大戒,及多次在家五戒、菩萨戒,恢复南传佛教国家失传千余年的比丘尼戒法。2004年11月至澳洲南天寺传授国际三坛大戒,为澳洲佛教史上首度传授三坛大戒。大师并积极推动台湾地区佛诞节的设立。

1998年4月8日,大师率团从印度恭迎佛牙舍利莅台安奉;2001年10月前往美国纽约“9·11事件”地点,为罹难者祝祷;2002年元月与大陆有关方面达成佛指舍利来台协议,以“星云牵头,联合迎请,共同供奉,绝对安全”为原则,后组成“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”,至西安法门寺迎请舍利莅台供奉三十七日;2003年7月,大师应邀至厦门南普陀寺参加“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‘非典’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法会”;同年11月,应邀参加“鉴真大师东渡成功一二五〇年纪念大会”;随后率领佛光山梵呗赞颂团,首度应邀至北京、上海演出;2004年2月,两岸佛教界共同组成“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”,至台、港地区,以及澳、美、加等地巡回展演;2006年3月,应邀到享有“千年学府”之誉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,讲说“中国文化与五乘佛法”,是为历史上第一位到此讲学的出家人。同年4月,应邀出席于杭州举办之首届“世界佛教论坛”,并发表主题演说“如何建设和谐社会”,写下宗教和平交流新页。

2004年,应聘担任“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”宗教委员会主任委员,与基督教、天主教、伊斯兰教、道教等领袖,共同出席“和平音乐祈福大会”,促进宗教交流;11月,与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审查人马悦然教授,及汉学家罗多弼教授就“佛教与文学”、“佛教与世界和平”进行交流座谈。

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,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,主张一个中国。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,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、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,期能促进中国统一,带动世界和平。

大师对佛教制度化、现代化、人间化、国际化的发展,可说厥功至伟!

台湾佛光山法堂书记室 点击进入整本阅读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

默认卷(ZC) 自序 幸福境界


2003年是唐朝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成功的一千二百五十周年,这个光照中日的伟绩,着实来之不易。公元七四三年,鉴真大师起行东渡,前往日本弘扬律宗,历经六次航行,直到六十六岁高龄且双目失明才顺利到达日本。其“为佛法也,何惜生命”的伟大宗教情操,使得日本文化与艺术全盘唐化,被称誉为“传灯大法师”。

在一般人看来,垂老高龄还如此艰险航行,最后竟至双目失明,这真是辛苦至极的人生。但我觉得,这是一个幸福的人生。因为,他充分地拼搏过、激涌过,影响所及,生命的空间横越国界,生命的时间纵贯千年。

幸福,是人们终其一生的追求,从小到大,勤奋求学、成家立业、力争上游,莫不是为着幸福在孜孜矻矻、向上攀升。其实,幸福的境界,有多种层次。

如果,追求幸福如登山,从人生的山脚下往高处走,有朝一日富裕了,入口珍馐、一身锦绣、居有华厦、出入名车,这些属于物质范畴的享受,才只是第一层的幸福。

幸福必须连锁,因为人是群体的存在,再大的荣华富贵若只一人独尝,毫无滋味。所以幸福的第二个层次是与外在互动,比如人际关系。拥有和乐的家庭、相契的知己、上下融洽的工作发挥、不断学习与付出的环境,才能真正在人际网络里构筑幸福的基地。有的人固守自身,不愿把自己的所有分享别人,不愿让生命与大地众生共同活跃,这就宛若一滩不动之水,终将腐臭。

当然,向外的联系尚且不足,向内找寻自己的本来面目,才能开发自我的慈悲心、欢喜心、感恩心、信仰心等等的无穷宝藏。生活的修行其实就在行住坐卧、起心动念里。也许粗茶淡饭,仍觉别有滋味;也许衣着朴素,也轻安自在,小屋恬适,安步当车,这修行的欢喜,是幸福的更高层次。

“人人都有观自在,何必他方远处求?”观照境界,观照人事,我心自在,一切自在。“观自在”是菩萨名号,“无量寿”是阿弥陀佛名号,修得佛眼来观世间,就超越了时间,超越了空间。人,躯体有生有灭,但生命期期无限;如果我们能把精神、智慧、贡献,都流入无限的时空中,不就是无量光、无量寿了吗?以今生的光华去结福缘、积福德,连接到来世而得福报,当是幸福的最高境界。 点击进入整本阅读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

默认卷(ZC) 成功与智慧


做事,若能设定目标,

将每一次当成第一次或者最后的一次,

甚至唯一的一次,全力以赴,哪有不成功的道理?

有智慧的人,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,

“别人看到外,我看到内;别人看到相,我看到理;

别人知道点,我知道面。”这就是智慧。 点击进入整本阅读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

默认卷(ZC) 人生的能源


人生要拥有什么最好呢?毋庸置疑,就是智慧。人类文明之所以一日千里,不是金钱造就的,而是众人智慧的结晶。

智慧,“智”者从“知”,汲取知识是智慧的开始。然知识是用学的,智慧是用悟的;能“日进新知”,并将知识活用于生活,融入于生命,这才是真智慧。平时闻法、思法、修法,可以帮助我们开启智慧。

世间最可怕的是无明;开显心中的智慧才是断苦之本。有智慧的人,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,“别人看到外,我看到内;别人看到相,我看到理;别人知道点,我知道面。”这就是智慧;“感谢因缘”,就是有般若的智慧人。《六祖坛经》说:“改过必生智慧,护短心内非贤。”能够“知过改过”,更是大智慧。

有智慧的人,懂得寻找生命的根源;懂得提起“生从何处来,死往何处去”的疑情。有智慧的人,凡事往大处着眼,并能识大体,不会为了私事而和人计较,自然能够受人尊敬。有智慧的人,愈是紧急的时候,愈能镇静沉着;唯有在镇静中,才能想出应付事变的方法。

智慧乃靠先天的禀赋及后天的努力,两者相较,后天的努力远较先天的力量大。老子说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。”真正有智慧的人,必懂韬光养晦,必懂内敛含蓄,所谓“大智若愚”是也。

智慧就是财富,一个人的劳力有限,真正的能源,在于内心的智慧;能够开发内心的能源,人生才会活得充实、快乐。 点击进入整本阅读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

默认卷(ZC) 再创生机


被誉为“经营之神”的松下幸之助,成功之前曾经遭受重重的挫折、打击,但是他想起了乡下人洗甘薯时,一大桶待洗的甘薯,在乡下人手持木棍不断搅拌下,大小不一的甘薯,上上下下,浮浮沉沉,互有轮替。此情此景给了松下幸之助极大的启发:他发现,这些甘薯的浮沉轮替,不正是人生的写照吗?人生不会永远得意,也不会永远潦倒,因此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力量,最后终于成就了非凡的事业。

人生没有定局,一切都在变异当中。社会时时都在重新洗牌,一切都可以改变,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。人生不要因一时的失败就灰心丧志,凡事都有机会再创生机。 点击进入整本阅读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

默认卷(ZC) 忍的智慧


一般人受了欺侮、冤屈,往往痛哭流泪、暴跳如雷。但是,哭过了,跳过了,也就没有力量了。假如能忍住眼泪,忍住暴怒,保持平和,保持镇定,这就是忍的功夫了。

忍,不是懦弱,不是无用;忍,是一种力量,是一种慈悲,是一种智慧,更是一种艺术。忍之一字,是接受,是担当,是负责,是处理,是化解,是承担的意思。

佛陀说:“不能忍受讥讽毁谤,如饮甘露者,不能名为有力大人。”他自己作忍辱仙人的时候,被歌利王诬陷、割截身体,他都不生气,所表现的正是“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”的修行功夫。

忍,是佛教认为最大的修行。无边的罪过,在于一个瞋字;无量的功德,在于一个忍字。 点击进入整本阅读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

默认卷(ZC) 培养勇气


人,要有勇气,才能在人世间的横逆挫折中,愈挫愈勇。

有慈悲、有智慧还要有勇气,才能完成常人做不到的事。

勇气的表达不是妄逞能力,有时候,知耻、认错、惭愧、忏悔,才是勇气;忍耐、承担、割爱、克己才是勇气。

现在的人,学习知识比较容易,学习当一个勇者困难。有的人平时逞强好胜,但在危难之前,却忘失身负的重任,忘失做人的骨气。所以,真正的勇者,没有多年的修心养性,是不容易成功的。

美国的太空人要升到太空以前,都要修习禅定,因为禅定能养成一个人的勇气。当一个人在生死之前,都能无所畏惧,还有什么不能勇敢的呢? 继续阅读《生存道: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(书号:12231)》